洗涤设备

GB312412022英文版便携式电子

发布时间:2025/3/20 11:58:47   
GB-英文版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技术规范

提供更多标准英文版。

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B-《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与GB-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术语锂离子电池(见3.1,年版的3.1),锂离子电池组(见3.2,年版的3.2)、充电上限电压(见3.11,年版的3.9)、上限充电温度(见3.23,年版的3.19)及上限放电温度(见3.25,年版的3.20)的定义;增加了术语标称电压(见3.7)、额定能量(见3.9)、参考试验电流(见3.10)、充电限制电压(见3.13)、放电终止电压(见3.14)、下限充电温度(见3.24)、下限放电温度(见3.26)及可允许的最高电池表面温度(见3.27)及定义;删除了术语泄气(见年版的3.22)及破裂(见年版的3.23)及定义;b)更改了电压测量公差[见4.3a),年版的4.3a)],增加了转速测量公差[见4.3f)];c)更改了温度测量方法(见4.4,年版的4.4),测试用充放电程序(见4.5,年版的4.5)、样品的要求(见4.7.1,年版的4.7.1),样品容量测试(见4.7.3,年版的4.7.3)、样品预处理(见4.7.4,年版的4.7.4)、试验项目(见4.7.5,年版的4.7.5)及试验顺序(见4.7.6,年版的4.7.6);d)更改了一般安全性的考虑(见5.1.住版的5.1)、安全工.作参数(见5.2,年版的5.2及标识和警示说明(见5.3,年版的5.3)的要求;e)更改了高温外部短路(见6.1,20hE版的6.1),过充电(见6.2,年版的6.2)及强制放电(见6.3,年版的6.3,删陈了常温外部短路(见年版的6.1);f)更改了低气压(见7.1,年版的7.1),温度循环(见7.2,年版的7.2),振动(见7.3,年版的7.3)、加速度冲击(见7.4,年版的7.4)及挤压(见7.6,年版的7.6);g)更改了低气压(见8.1,年版的8.1),温度循环(见8.2,年版的8.2),振动(见8.3,年版的8.3)、跌落(见8.5,年版的8.5)及阻燃要求(见8.9,年版的8.9);h)更改了概述(见9.1,年版的9.1),过压充电(见9.2,年版的9.2)、过流充电(见9.3,年版的9.3),过流放电(见9.5,年版的9.5)及反向充电(见9.7,年版的9.7),并将静电放电移至样品预处理(见4.7.4,年版的9.8)中;i)更改了概述(见第10章,年版的10.1)、过流充电保护(见10.2,年版的10.3)及过流放电保护(见10.4,年版的10.5),删除了耐高压(见年版的10.7);j)更改了概述(见第11章,年版的11.1)及充放电温度控制(见11.5,年版的11.6);k)更改了一致性要求(见12.1,年版的12.1)及试验要求(见12.2,年版的12.2);l)增加了工作范围示例(见附录A)、吞咽量规试验工装(见附录C中C.1)、安全关键元器件参考标准(见附录D)及可燃性试验方法(见附录F);m)更改了试验顺序(见附录B,年版的附录C);n)删除了质量控制过程要求示例(见年版的附录A),设计和制造工艺(见年版的附录B)、钴酸锂-石墨体系电池的工作范围示例(见年版的附录D)及重物冲击试验工装(见年版的E.1)。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并归口。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年首次发布为GB-,年第一次修改单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引言本引言旨在介绍本文件的要求所依据的原则,理解这些原则对设计和生产安全的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是很有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件仅考虑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最基本的安全要求以提供对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保护,而不涉及性能和功能特性。随着技术和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要求进一步修订本文件。在本文件范围内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导致的危险是指:——漏液,可能会直接对人体构成化学腐蚀危害,或导致电池供电的电子产品内部绝缘失效间接造成电击,着火等危险;——起火,直接烧伤人体,或对电池供电的电子产品造成着火危险;——爆炸,直接危害人体,或损毁设备﹔——过热,直接对人体引起灼伤,或导致绝缘等级下降和安全元器件性能降低,或引燃可燃液体。漏液危险可能是由内部应力或外部应力的作用下壳体破损引起的。造成起火和爆炸危险的原因可能是电池内部发生热失控,而热失控可能是由于电池内部短路、电池材料的强烈氧化反应等引起的。在确定电池或电池组采用何种设计方案时,遵守以下的优先次序:——首先,如有可能,优先选择安全性高的材料,尽量避免使用容易出现热失控的材料;——其次,如果无法实行以上原则,那么需设计保女装置,减少或消除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如增加保护装置等﹔——最后,如果上述方案和其他的措施均不能彻底避免危险的发生,那么需对残留的危险采取标识和说明的措施。上述原则不能代替本文件的详细要求,只是让设计者了解这些要求所依据的原则。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安全性与其材料选择、设计、生产工艺、运输及使用条件有关。其中使用条件包含了正常使用条件、可预见的误用条件和可预见的故障条件,还包括影响其安全的环境条件诸如温度、海拔等因素。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安全要求覆盖上述所有因素对人员引起的危险。人员是指维修人员和使用人员。维修人员是指电子产品及其电池的维修人员,维修人员在有明显危险时可以运用专业技能避免可能的伤害。但是,需对维修人员就意外危险进行防护,例如用标识或警示说明以提醒维修人员有残留的危险。使用人员是指除维修人员以外的所有人员。安全保护要求是假定使用人员未经过如何识别危险的培训,但不会故意制造危险状况而提出的。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用的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以下简称为电池和电池组),属于本文件范围内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示例如下:a)便携式办公产品: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b)移动通信产品:手机、无绳电话,对讲机等﹔c)便携式音/视频产品:便携式电视机,便携式音/视频播放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蓝牙耳机便携式音箱等;d)其他便携式产品:电子导航器,数码相框﹑游戏机、电子书,移动电源、便携式储能电源﹑便携式投影仪﹑可穿戴设备等。与上述示例类似用途的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可参考使用本文件。对于在车辆、船舶、飞机上等特定场合使用,以及对示医疗,采矿、海底作业等特殊领域使用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可能会有附加要求。本文件不适用于电子烟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10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T.2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瞭试验M:低气压GB/T.2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GB.1-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第1部分:安全要求GB/T.5-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5部分:试验火焰针焰试验方法装置、确认试验方法和导则GB/T-工业用金属丝编织方孔筛网GB/T-试验筛金属丝编织网、穿孔板和电成型薄板筛孔的基本尺寸GB/T.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试验条件5一般安全要求6电池电安全试验7电池环境安全试验电池组环境安全试验9电池组电安全试验10电池组保护电路安全要求11系统保护电路安全要求12一致性要求附录A(资料性)工作范围示例附录B(规范性)试验顺序附录C(规范性)测试设备和测量仪器附录D(资料性)安全关键元器件参考标准附录E(规范性)洗涤试验附录F(规范性)可燃性试验方法附录G(规范性)导线阻燃性试验方法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206.html
------分隔线----------------------------